
项目杀青后的第三天,43岁的短剧导演高俊倒在了自家卫生间。
10月20日16时40分,妻子王飞发现了他,随即送医抢救。18时21分,医院宣布高俊因心肌梗死去世。几天后,王飞处理完后事,开始查看高俊的手机。微信里的消息记录,让她逐渐拼凑出丈夫生前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状态。
“这两年,他很少和家人说工作上的事。”王飞称高俊原本是一名广告和纪录片导演,去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空窗期,今年5月开始考虑转型短剧行业,8月起陆续在剧组工作。
10月14日至18日凌晨,高俊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项目在郑州完成拍摄。他担任执行导演,负责现场统筹与各部门调度。剧组工作群里,每天早晨7点多发布拍摄筹备通知,次日0点后,仍有夜宵、遗失物品、次日车辆安排等消息在更新。王飞推测,剧组单日工作时长超过17小时。
王飞认为,丈夫的猝死与前几日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有关。然而,临时组建的短剧剧组往往缺少劳动合同与薪资说明,使得事后的责任认定与权益保障无所依从。
高俊参与的短剧是一个出海项目,剧组的工作群聊名称为“巴西葡萄牙语10月14日开机”,群成员共35人。该短剧由河南花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,刘爱国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,也是项目导演。
“他认真负责,态度积极,做的功课非常细致。”刘爱国评价。聊天记录中,高俊多次提到“随时”一词,主动询问工作,如“国庆全天候等待导演下达任务,随时候着”“需要我准备什么,随时说”“随时等候任务指令”。
在10月20日的对话中,高俊向刘爱国提到了自己睡眠不足的问题。“估计前面睡得也不太够,从未有过的片场断线感觉。”他说。王飞也表示,高俊回家后提到过自己“脚疼”,微信步数显示,拍摄期间他每天行走1.2万步以上。
事发之后,高俊亲属与刘爱国进行了多次沟通。项目薪资方面,双方已达成一致并结算完毕,按1000/天的标准发放5天,加上交通补偿共6000元。抚恤金金额方面,刘爱国提出的方案是1万元,亲属要求更多,双方目前仍未达成共识,僵持不下。